來源:博觀科技日期:2022-01-13 10:49:46
隨著互聯網平臺流量紅利消失、主營業務增長趨緩,互聯網大廠把重心轉向To B的云計算領域。
然而過去一年,互聯網大廠云計算業務遭遇困阻:在國內云計算市場增速放緩的同時盈利難題依舊難以跨越;此外以天翼云、移動云等為代表的運營商迅速崛起,搶奪優質的政企大客戶。
種種因素下,2022-2023交替之際,阿里、騰訊、京東等不約而同的對云計算做出戰略調整。
2023年,在新的調整下,大廠云業務將迎來怎樣的轉變?
一、產業格局之變:公有云巨頭集體失速,國資云強勢攪局
2022年,全球云計算產業在疫情及經濟寒潮中受到沖擊,各行各業的眾多企業減少了數字化開支,這使我們看到公有云巨頭集體失速的一幕。
與此同時,產業互聯網成為新增長點,曾經互聯網云計算大廠主導的市場秩序也在發生變化,國資云強勢攪局,運營商首次殺入IaaS前三,火山引擎等新秀玩家入局,這些變化都史無前例地改變著云計算產業。
1、公有云市場之變:公有云巨頭集體失速,戰略性收縮
受疫情及全球經濟下行影響,全球公有云巨頭公司的增長都在放緩,國內公有云巨頭也在戰略性收縮。
2022年第三季度,亞馬遜、微軟、谷歌三大廠的最新季度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9%、14%、27%,股價大跌。在云業務方面,AWS自2014年八年來增速最低,微軟Azure也獲得五年來最緩慢增長紀錄。裁員、減產線等舉措接踵而至,12月底,亞馬遜計劃將裁員人數擴大至超1.8萬名員工,SaaS云服務龍頭企業Salesforce也宣布將裁員約10%達8000人,兩家公司市值過去一年都跌超一半,共蒸發超萬億美元……
在國內,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都增速放緩,比如阿里云三季度增速跌至17%,承載騰訊云的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2022年第三季的收入同比增長僅4%,這離不開騰訊云主動砍掉部分產線、縮減非核心業務等戰略收縮舉措。阿里CEO張勇在12月底正式兼任阿里云總裁,他強調,云計算產業重點關心的問題要回到保障安全和穩定。
近期,騰訊CEO馬化騰在內部講話中直接指出云計算產業的殘酷真相,他認為騰訊云過去三年被排名綁架了,“買量都是踩坑”、“被集成”才是對的打法,進一步明確了戰略性收縮;京東董事長“劉強東痛批京東中高層拿PPT欺騙自己”的內部講話要點也登上了微博熱搜;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近期的講話中說“騰訊的那些問題,百度也都有。”三位大佬觀點相一致的是,他們都要求員工關注核心問題,摒棄虛假繁榮和講故事。
云計算產業進入“擠泡沫”階段,這意味著云計算企業之間的差異化競爭有望渠道持續多年的規模競爭,從戰略上來講是一種“以退為進”。
2、政務云市場之變:國資云強勢攪局,運營商首次殺入IaaS前三
隨著云計算深入政企市場,在國內云計算產業格局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這三大運營商成為互聯網云計算大廠面臨的最強敵手。
基于大規模數據中心、網絡設施及屬地化服務,三大運營商打出一張“國資云”的新牌。除了云操作系統、云存儲、CDN等IaaS層,國云還覆蓋分布式數據庫、行業平臺等PaaS、支持SaaS的應用商城等,并充當起數字化產業的“鏈長”。
由于國際形勢變化,運營商在政企云項目中更如魚得水,根據財經統計,2021年8月-2022年8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合計拿下了200多個億元以上大單,阿里云和騰訊云總共才18個。行研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電信首次憑借11%的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占據份額第三,超過騰訊。
在全球互聯網云計算巨頭增速變緩的背景下,運營商逆勢增長。根據最新財報,中國移動DICT(數據信息通信技術)業務前三季收入達到人民幣685億元,同比增長40%;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收入達到856.32億元,同比增長16.5%,天翼云收入繼續保持翻番;中國聯通這邊,2022年前三季度,聯通云實現收入268.7億元,同比大幅提升142%,預計年度收入達300億元。要知道,年入千億的阿里云、年入200多億的華為云的增長僅在20%左右。
不過,運營商云此前很長時間里以通信、流量服務為主,在高并發場景和涉及AI、大數據等高端云業務方面與云計算大廠有差距。因此,雖然眾多大標上冠的是運營商的名字,但仍是分包給云大廠去做。
3、腰部云市場之變:有玩家流血不止,有后起之秀起飛
進入行業逆風期,中小規模的獨立云廠商面臨發展困境,馬太效應更加明顯。
作為獨立云廠商代表,金山云在業務困境下采取了縮減CDN、發力行業云等調整措施,然而仍在2022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8.4%至19.69億元,虧損擴大至8.01億元。2021年時金山云增長最快時超100%,2022年營收及增速的同步下滑使其股價也不斷下跌,截至2023年1月6日收盤,市值為12.74億美元(約合億元人民幣),相比一年前已下跌60%,縮水超20億美元。
另一大獨立云廠商優刻得,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也同比下降36.43%,僅為14.89億元,Q3單季度營收同比下降甚至達47%。作為曾頂光環的“科創板云計算第一股”,優刻得的組織內部也暴露出問題,2022年以來包括首席運營官在內的四名核心高管已離職,近期董事長季昕華還因未及時披露信息被出具警告函。目前,優刻得的市值相比2020年2月時的巔峰也已下跌近九成。
互聯網行業的疲軟對中小云計算廠商打擊慘重,而制造、醫療、影視、新能源等行業數字化轉型或許是新的機會點,混合云成為一大突圍路徑。
當一些腰部云廠商面臨生存問題的同時,一些后起新星也在冉冉升起。字節旗下的火山引擎、快手的云服務品牌也在2022年快速入局視頻云、數據智能領域,商湯科技憑借自研AI算法和規模化智算中心布局AI云領域,憑借細分垂直領域的積累成為云計算產業的新的攪局者。
二、2023新增量:傳統行業、出海
那么2023年,大廠云業務的新增量在哪?
2022年云棲大會上,原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認為未來存在三大增長動力分別是,存量市場的轉移,例如對原有IT硬件體系的升級換代;開拓以創新型應用為代表的增量市場,例如汽車企業上云的趨勢正日益明顯;非云的產業變成云,未來越來越多的非云業務將“上云”。
雖然從全球維度看,美國 IT 開支占 GDP 的比重是中國的 4 倍,意味著我國相較發達國家仍存在客觀的 IT 增長潛力。
但隨著互聯網企業的上云滲透率逐漸走高,在互聯網相關行業主要的運營模式、技術能力基本走向成熟的情況下,中信證券認為,在沒有新的商業模式與技術的大幅變革前,互聯網客戶在云與IT相關的開支上,也將逐步從擴張期走向穩定階段。
目前,互聯網在國內云計算中的占比已經開始逐步回落。互聯網在IaaS與PaaS中的比重從2018年的接近50%回落至2020年的40%左右,并且主要集中在視頻、電商、游戲等領域。
參照更成熟的北美云計算市場的經驗,接下來,傳統企業將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從埃森哲公布的收入結構來看,北美云計算市場,泛科技企業的比重僅在20%左右。
“我們相信,參考美國市場的經驗,主要的增長驅動力正在從互聯網與科技公司向更廣泛的傳統企業切換。”中信證券在研報中寫道。
此外,出海也被視為新的增長動力。
在國內云市場競爭激烈下,以及國內出海的企業層出不窮,國內云服務商出海已成趨勢。
近年來,阿里云、騰訊云和華為云等云計算廠商都將全球化視為重要的戰略目標,并加快海外布局。
2022年9月22日,阿里云宣布未來三年投入70億元建設國際本地化生態,并在馬來西亞、迪拜等地增設6個海外服務中心;
在2022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云宣布在云原生、AI開發、數據治理、數字內容、軟件開發等領域共有超過15項創新服務首次面向全球市場落地;
2021年,騰訊就發布了出海“3+1”戰略,數字“3”代表聚焦的三個賽道:文娛工具、技術創新、數字營銷,“+1”則指跨境生態。2022年2月中旬,騰訊云輕量應用服務器Lighthouse針對跨境電商推出了“輕量化”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海外云市場空間的巨大潛力也給國內云廠商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據海比研究院預測,2022年中國SaaS市場規模將達786億元,而據Gartner預測,全球SaaS市場規模將達1766億美元。
但在海外也并非沒有阻力,當下AWS與微軟云兩位玩家占據了全球云計算市場半數以上的份額,這也意味著以阿里云為代表的大廠云想要搶奪海外市場份額依舊面臨挑戰。
三、云計算的下半場
對云計算的后來者來說,僅剩20%的市場份額讓這個賽道的競爭加劇;但對已入局的互聯網大廠來說,面臨的挑戰也十分艱巨。
頭部選手面臨的第一個盈利挑戰就是云計算業務的增速放緩。雖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明白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但隨著消費互聯網紅利的褪去,云計算業務也面臨著減少的困境。
當云計算業務需求減弱之后,業務金額高、續訂率高的政企大客戶成為新一階段的爆發增長點,阿里云、騰訊云也都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力。
但除了“四朵云”外,天翼云、聯通云、移動云等長期深耕在政務市場的玩家,在獲取政企大客戶時有更強的優勢,也不得不防。
云計算廠商們不僅在國內大展拳腳,也在逐步走向海外市場,與亞馬遜、微軟等海外云巨頭“掰手腕”。
騰訊已經展開了全球化業務布局,阿里更是表示,致力于為出海客戶提供最佳的產品技術服務,以自身強大的出海云生態,為更多中國企業賦能。意味著國內出海的企業,在海外依舊能夠享受到國內云廠商提供的服務。
客觀來說,現階段國內的云計算能力與國外相比,依舊有一些差距。
但阿里云智能彈性計算產品線負責人張獻濤表示,“云計算的產品和技術日臻成熟,云計算業務處于爆發式增長的前夜,非常看好它在未來十年的增長勢頭”。
當下,乘著數字化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新機遇,中國云計算市場也將邁上新臺階,云計算的下半場,依舊形勢大好。
鄭州博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科技類物聯網開發軟硬件定制化方案服務商、也是中原地區領先的物聯網終端設備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共享換電柜、智能充電樁、共享洗車機、物聯網軟硬件等服務平臺的方案開發與運維。總部位于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已取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證書。經過10多年的業務開拓,公司已經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中心、業務遍布全國的經營格局。
* 為了您的權益,您的一切信息將被嚴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