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觀科技日期:2021-12-29 14:58:23
谷歌、SAP、IBM 和愛立信等大公司已經退出了虧損的物聯網業務。接連不斷的退出迫使人們不得不思考物聯網的總體前景,預計 2023 年將出現進一步的行業洗牌。十年后,那些投入重金的物聯網平臺最終能存活下來幾家呢?
一、物聯網怎么了?
首先,物聯網是一個廣義的術語,指的是任何可以遠程連接、控制和管理的互聯設備網絡。您可能還記得有一段時間,在科學展覽上,幾乎每個項目都有一個“智能的東西”——智能家居、冰箱、揚聲器等。很快,它被樹立為科技界的“下一件大事”。
雖然物聯網正在進行重大發展和創新,但它與最初的預期目標有很大的偏差。正如 AT&T 的物聯網思想領袖和前區域總監Sunil David 所說,大多數物聯網部署都發生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這是一些跟利潤最相關的領域。我們很少看到物聯網在創收和客戶體驗改善方面的支出。
他說:“過去有很多關于物聯網增長的炒作,以及對廣泛采用可能性的巨大期望,不幸的是,物聯網的采用并沒有達到預期。這是因為物聯網,在其傳統意義上,作為一種獨立的技術,不足以獲得有意義的商業利潤”。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一邏輯也成立。投資于高科技初創公司的風險投資公司 CoCreate Ventures 的管理合伙人 Suresh Narasimha 表示,像他這樣的投資者正在尋求更加垂直的機會,在這些機會中,物聯網是整個故事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先決條件。
Suresh Narasimha說:“作為一名早期投資者,我們從投資高科技領域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是,盡管早期投資者對物聯網公司感興趣,但對后期投資者來說,情況并非如此。目前,B2B領域正在見證更大規模的部署和投資。但在消費者方面,作為投資者,我們并沒有在校園之外看到有關物聯網的大筆投資活動。也可能是物聯網需要極其不同的思維來創新消費者領域的解決方案”。
“此外,物聯網設備可能很昂貴,使許多人難以采用該技術。”
二、物聯網平臺成“棄子”?
谷歌/愛立信/IBM/博世/SAP等巨頭集體退出
過去幾年,由于對物聯網市場的高度重視,多家大型科技企業高調進軍物聯網領域,尤其是基于自身優勢推出專門的物聯網平臺,承載著這些大型企業針對物聯網乃至數字化全球戰略布局的任務。然而,經過數年的經營,相應的物聯網業務似乎并未達到這些巨頭的預期目標,迫使其進行戰略調整,其中通過各種方式停止相關物聯網平臺服務是戰略調整的重點。筆者了解到,即將過去的2022年,至少有谷歌、愛立信、SAP、IBM、博世等多個領域全球領先的企業對物聯網業務進行大幅調整。
筆者梳理了5家在2022年進行物聯網戰略調整的企業,代表了不同行業最具全球影響力的巨頭,例如谷歌是全球頂級互聯網/云計算公司,SAP是全球頭部企業管理軟件供應商,博世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工業巨頭,IBM是知名的IT界“藍色巨人”,愛立信是全球四大通信設備商之一,他們當年的物聯網布局都備受全球各界高度關注,然而數年后進行調整,不得不讓業界深思。
1、谷歌:打響大型物聯網平臺退出的第一槍
今年8月,谷歌突然宣布,谷歌云IoT Core將于2023年8月16日停止服務。作為全球頭部互聯網公司推出的物聯網平臺服務,谷歌云IoT Core停止服務,在業界產生了不小的震蕩。
作為美國第三大云服務商,谷歌云推出IoT Core,是這家巨頭針對物聯網市場的主打產品。2017年,該產品以公開測試版的形式推出,2018年2月商業化的IoT Core正式推出,到2023年8月16日停止服務,這一谷歌在物聯網最重要的產品僅存活了5年。
根據官方介紹,IoT Core是一項全托管式服務,可幫助用戶安全地連接和管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數百萬臺物聯網設備,并從中提取數據。IoT Core與谷歌云上的其他服務搭配在一起,便可構成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可以實時地收集、處理、分析和直觀展示物聯網數據,從而幫助客戶提高運營效率。谷歌云IoT Core按照物聯網設備與平臺之間交互的數據量計費。
谷歌云IoT Core發布后,獲得了大量高端客戶的支持,包括智慧城市、石油開采、共享單車、公交運營等大型企業。例如全球最大的油田技術服務公司斯倫貝謝(Schlumberger)就是該平臺的支持者,通過谷歌云IoT Core進行石油與天然氣資產管理。
然而,這一承載著谷歌這家全球互聯網巨頭物聯網業務布局的核心平臺,谷歌毫無征兆地扔出其停止服務的重磅炸彈,讓不少客戶和合作伙伴措手不及。客戶開始對谷歌業務失去信心,并且業界很多認為谷歌的做法會形成不好的示范效應,大型供應商物聯網平臺退出的“多米諾骨牌”開始推倒。
2、SAP:從“高調入局”到“低調調整”
從今年后半年開始,SAP在其客戶服務中心的平臺中給客戶推送了一條消息:“SAP IoT計劃于2023年1月31日退出服務,該服務將在當前客戶訂閱期限結束前可用,但不會出現在2023年1月31日后續約條款中。”該通知明確提醒了SAP IoT的客戶盡快進行物聯網服務的遷移。
與其他廠商不同,SAP似乎并未以公司官方公開發布新聞的形式來退出物聯網服務,而是通過客戶服務平臺中的消息這一低調形式宣告退出。然而,這家歐洲最大的軟件公司在進軍物聯網時卻是另一番高調的景象。
2016年9月,SAP公開對外宣布,將在2020年之前將投資20億歐元發展物聯網業務。作為進軍物聯網的第一步,公司將會新增一條名為“SAP IoT”的產品線。SAP IoT將使用機器學習以及自家的數據庫S/4 HANA來對物聯網收集到的海量信息進行分析和整合。
SAP相關發言人表示,物聯網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SAP將積極參與其中。SAP在宣布進軍物聯網的同時,公布了多個重要動作,包括發布多個物聯網和工業4.0的解決方案,收購意大利企業級物聯網解決方案公司PLAT.ONE和挪威高級工程分析服務商Fedem Technology等物聯網公司,并計劃在世界各地建立 SAP IoT Labs,圍繞工業 4.0 和物聯網,與客戶、合作伙伴及初創企業開展合作。
物聯網平臺服務是SAP IoT業務線的一個重點,連接在其平臺上的設備生成的傳感器數據存儲在SAP HANA的多組件、高性能數據庫系統中,平臺通過API形式,為客戶提供微服務,可進行設備管理、時間序列數據分析、基于規則的數據處理、邊緣服務、圖形化和可視化服務等,可以說SAP IoT平臺為物聯網場景提供了強大的實時數據分析服務。隨著SAP宣布其物聯網業務的退出,這一平臺服務也要進行調整。
3、博世:工業巨頭的物聯網平臺服務調整
博世于2022年10月在其軟件和系統業務的網站Bosch.IO上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的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將于2024年中期停止服務,博世將與云服務商建立深入合作關系,推動客戶的物聯網設備管理向著云服務商遷移。
作為具有百年歷史的工業巨頭,博世在物聯網領域的布局比較全面,既有全球最高端的傳感器,又有安防、汽車、工業智能化設備和方案,還有專門針對物聯網的軟件平臺,可以說是具有物聯網端到端的能力,且每一領域都在全球市場中具有較強競爭力。
舉例來說,在傳感器領域,博世是該領域的全球王者。Bosch Sensortec是博世集團傳感器的專業公司,成立至今實現飛躍式發展,提供慣性運動傳感器如加速度計、陀螺儀、地磁傳感器和上述設備的集成組合。此外,Bosch Sensortec還是環境傳感器領域的領導者,提供大氣壓力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及最近發布的集成室內空氣質量的四合一傳感器。博世也在MEMS傳感器市場取得領導地位,并成為全球領先的MEMS傳感器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從1995年提供MEMS開始,博世MEMS傳感器數量達百億顆以上。
在物聯網軟件領域,博世成立的Bosch.IO提供專門的物聯網套件,Bosch.IO在全球范圍內擁有900多位從事數字化和物聯網工作的專家。物聯網套件已應用于超過1000萬臺物聯網設備中,其中包括500萬輛汽車。在國內,博世物聯網套件通過華為云對外提供服務。其中,博世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是物聯網套件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具有設備連接、數字孿生、設備管理、遠程更新等功能,并連接物聯網邊緣服務。根據博世的計劃,這一服務未來主要通過其合作的云計算平臺提供,自己將不再單獨提供這一服務。
4、IBM:被寄予厚望的Waston的落寞
今年11月份,一家外媒獲得IBM對客戶發出的一份信件指出,該公司計劃IBM Cloud將終止使用Watson IoT平臺服務,預計從2023年12月1日生效,且并未提供直接取代的服務方式。在這個日期之后,Watson IoT平臺API將不再接受訪問,屆時客戶的設備也將無法再連接MQTT和HTTP端點,而現有連接也會被關閉,所有使用這一服務的客戶都應盡早規劃在此之前搬到其他服務。
和谷歌宣布退出物聯網平臺服務類似,IBM這一舉動無疑又是給客戶的一次重擊,讓客戶面臨著遷移的困境。
早在2015年3月,IBM就高調對外宣布組建新的物聯網業務部門,這一事業部以其大名鼎鼎的Watson命名,即IBM Watson IoT,并表示在未來4年里向該部門投入30億美元。眾所周知,長久以來,Watson都是IBM AI業務的一塊招牌,也是人類最初充滿野心的AI夢想的代表,IBM最初將Watson定義為公司的“登月計劃”。
2015年12月IBM為物聯網總部進行剪彩,同時推出了一系列的產品和合作方式,旨在通過其全球Watson物聯網云平臺,將“認知計算的力量”應用到物聯網。這一全球總部將雇傭1000名IBM開發人員、顧問、研究人員和設計師,以及數據科學家、工程師和程序員,基于物聯網云平臺,交付Watson API和相關服務。同時,IBM還宣布將設立八個Watson物聯網客戶體驗中心,分別在北京、伯布林根、圣保羅、首爾、東京和美國國內的三個地點。
2016年10月,IBM公開宣布將投資2億美元在德國慕尼黑設立IBM Watson IoT事業部的新全球總部,這一總部也在5個月后正式投入使用,包括Avnet、BNP Parabis、CapGemini和Tech Mahindra等公司在內的首批入駐企業在此配置開發團隊,成立認知聯合實驗室。IBM宣稱其全球6000家客戶已經開始利用Watson物聯網解決方案及相關服務,且其中4000家早在8個月前就著手推進此類嘗試。此外,IBM還計劃今后利用Watson對機械、車輛、無人機、滾珠軸承甚至醫院當中嵌入的數十億個傳感器進行洞察。
Watson IoT平臺的定位是物聯網領域的通用平臺,應用范圍包括醫療、智慧城市、能源/電力、汽車、電子等領域。這一平臺以認知智能著稱,主要應用云計算、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非結構化數據處理等能力上有突破和應用。
然而,IBM近年漸漸淡化Watson的重要性,今年初IBM將AI醫療部門Watson Health出售私募基金企業,這次物聯網平臺的停止服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進一步體現出Watson的落寞。
5、愛立信:出售全球第二大連接管理平臺
今年12月初,愛立信宣布將其包括IoT Accelerator和Connected Vehicle Cloud的物聯網業務出售給美國物聯網方案商Aeris公司。這兩個平臺構成了愛立信物聯網業務的核心,交易完成后,Aeris將擁有一個連接全球超過1億臺物聯網設備的平臺,覆蓋190個國家,快速成為物聯網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一個平臺商。
愛立信的物聯網業務最早在全球打出知名度的是DCP(Device Connection Platform)平臺,也是IoT Accelerator的前身。該平臺于2008年發布,為企業提供按需自主可管理的、全球化的物聯網連接管理能力。在系統層面,該平臺包括核心網和業務管理系統,企業可以通過DCP門戶進行連接的管理,同時可以通過API調用與企業自身業務系統集成。這一平臺提供統一可視化門戶、以“單點接入、全球服務”的模式、端到端的安全保障、支持企業進行物聯網連接服務分銷以及全球化漫游等服務。
由于愛立信擁有強大的核心網開發能力以及全球運營商資源,這個連接管理平臺提供了較好的基礎保障,推動DCP平臺得到全球客戶的認可,與思科Jasper平臺、沃達豐GDSP平臺并稱為全球三大連接管理平臺,而DCP平臺僅此于Jasper成為全球第二大連接管理平臺。
愛立信于2016年三季度發布了IoT Accelerator平臺,該平臺基于DCP平臺,并整合了企業物聯網業務,形成一個端到端的平臺產品,最終成為愛立信物聯網業務的核心。到今年12月,愛立信的IoT Accelerator擁有9000多家企業用戶,管理著全球9500多萬臺物聯網設備和2200萬個eSIM連接。而Connected Vehicle Cloud是目前市場上最完整的車聯網平臺,很多領先的汽車廠商利用這一平臺連接了遍及180個國家的600萬輛汽車,并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Aeris收購愛立信物聯網業務后,將擁有1億臺物聯網連接設備和9400家全球客戶,也就是說,Aeris僅有500萬臺物聯網連接設備和400家企業客戶,但卻收購了擁有9500萬臺物聯網設備和9000家企業客戶的平臺,是一個典型的“蛇吞象”式收購。從這個角度來看,愛立信退出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的決心非常堅決。
三、頭部聚集、融合效應和自服務趨勢會不斷顯現
當然,“你方唱罷我登場”雖然會持續,但總體來說物聯網平臺領域會出現一些新的趨勢。在筆者看來,這一領域一方面會出現頭部聚集效應,另一方面物聯網平臺之間、物聯網平臺和其他平臺開放融入的融合效應會不斷顯現。此外,鑒于物聯網平臺持續變動,一些重點垂直領域會加強自建平臺的步伐。
(1)頭部聚集
物聯網平臺具備明顯的規模效應,當前百億級物聯網連接數的背景下,有600多家平臺提供服務,平均每個平臺僅有1000多萬的連接,而且大部分連接價值非常低,或者并不是有效連接,因此具有價值的物聯網連接并不多。未來物聯網平臺市場結構會越來越向著頭部聚集,使規模效應發揮出來。
眾所周知,物聯網平臺有不同類型,包括連接管理、設備管理、數據管理、應用使能等類別。根據IoT Analytics數據,全球613家平臺中,具有應用使能功能的平臺數量最多,占比58%,其次是具有數據管理功能的平臺,占比43%,設備管理占比35%,而連接管理僅占7%。可以看出,連接管理的頭部聚集效應更加明顯,從愛立信出售其連接管理平臺可以看出這一領域的頭部效應會持續。除此之外,其他功能平臺的頭部聚集也在加速,IoT Analytics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前10大物聯網平臺占據總體65%的份額,且這一趨勢還在繼續。因此,可以預期,未來平臺間的并購交易會持續進行。
(2)融合效應
在大型平臺退出服務的背景下,客戶對于選擇平臺供應商的謹慎度進一步提升,若多個平臺能夠實現無縫切換和對接,則對客戶的信任度會進一步提升,促使客戶對平臺選擇的決策。在這一決策驅動下,很多提供公共平臺服務的廠商開始和其他物聯網平臺加強合作,推進跨平臺的對接,實現平臺之間真正的無縫切換,提升客戶信任度。多家機構在推進物聯網平臺的標準制定,以標準促進平臺之間對接的效率;同時,平臺之間的利用分成模式也是雙方融合的關鍵。
融合效應的另一方面表現在物聯網平臺和其他平臺深度融合。谷歌、SAP、IBM等廠商退出物聯網平臺服務,但筆者認為這些廠商并不會退出對物聯網用戶的服務,而是進行進一步整合調整,為物聯網用戶提供自身優勢更明顯的平臺服務,例如不再強調連接、設備管理的功能,而更強調大數據分析、安全、應用開發等方面的支持,淡化物聯網,而是提供整體的數字化平臺服務。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物聯網正在深度融入產業數字化服務中,成為數字化解決方案中的一個有機組成模塊。
(3)增加自服務能力
鑒于一些物聯網平臺服務的不連續性,很多重點行業客戶增加的私有物聯網平臺服務的需求,通過搭建自有的物聯網平臺,保證自身業務連續性。當然,這一類客戶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且其所在行業具有一定特殊性。舉例來說,筆者接觸過多家銀行,在監管機構提出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要求下,大型銀行紛紛自建物聯網平臺,通過物聯網平臺對實體經濟各主體的標的物進行監管,降低其風控成本。
當然,不論巨頭以何種原因和形式退出物聯網平臺服務,物聯網平臺的價值是不可抹煞的,物聯網平臺依然是物聯網產業乃至數字經濟中的一個重要業態。業界需要秉持長期態度,持續探索物聯網平臺的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推動產業良性發展。
鄭州博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科技類物聯網開發軟硬件定制化方案服務商、也是中原地區領先的物聯網終端設備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共享換電柜、智能充電樁、共享洗車機、物聯網軟硬件等服務平臺的方案開發與運維。總部位于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已取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證書。經過10多年的業務開拓,公司已經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中心、業務遍布全國的經營格局。
* 為了您的權益,您的一切信息將被嚴格保密